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你知道父母也能做到催眠嗎?
Parents teaching daughter to make dumplings at home

你知道父母也能做到催眠嗎?

有一次在巴士上, 我聽到母子二人的對話:

仔:「媽媽如果我俾一個願望你,你想要乜嘢呀?」

媽:「你俾個願望我? 我想你乖啲囉,但係都唔會實現㗎啦。」

仔:「咁你想要乜嘢願望呀?」

媽:「 我想你乖啲囉!但係你都做唔到㗎啦!」

仔:「我上次去公園玩都有乖啦……」

媽:「你都識講啦,乖咗一次咋嘛!」

目測大約五歲左右的囝囝,嘟起嘴巴心裏很是鬱悶,他垂下頭也再沒有說過話了。

你可能會覺得,媽媽是哪裏用了催眠呢?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甚麼是催眠,以為催眠就是魔術表演裏的戲碼。其實簡單來說,自我催眠是大腦裏面潛意識,時刻傳給我們的信息。就如不喜歡吃榴槤的人,聽到其他人提起榴槤便會聯想它的氣味,表情也一轉。

這事件裏的媽媽,對話中強化了幾個信息:
1.媽媽不相信你能夠做到我的期望

  1. 一次的成功經歷不值一提

可以想像得到,如果小朋友每一日都接收這樣的信息,很快連他自己也相信這是鐵一般的事實。 如果連他在潛意識裏也相信自己不能做到媽媽的期望,他便會開始否定自己所做的事情、否定媽媽的期望的可行性。

其實簡單幾句說話,便可扭轉局面。

仔:「媽媽如果我俾一個願望你你想要乜嘢呀?」
媽:「你咁錫媽媽,媽媽最想你乖。」

仔:「咁你想要乜嘢願望呀?」
媽:「想你乖囉,好似上次去公園玩嘅時候咁乖。」

仔:「我上次去公園玩都有乖啦……」
媽:「係呀上次你去公園玩真係好,媽媽真係好開心!你日日都咁乖,媽媽就日日都咁開心!」

這幾句示範教學裏,強化了幾個信息:
1.媽媽覺得你很錫我
2.媽媽最想你乖
3.媽媽記得你上一次乖的經歷,而且感到高興

我教導家長使用催眠語句跟子女相處,很多時候也不需要用到長篇大論的講稿。你需要自然的講幾句說話,在生活中潛言默化的傳一些信息,就可以從潛意識裏影響小朋友的想法,讓他們更「受教」。

兒童可以接受催眠嗎?
美國史丹福大學臨床催眠專家戴維斯皮格爾博士曾經做過一項研究,在12歲之前,人的大腦傳遞信息的路徑還未成熟,有85%的兒童對催眠感受性極高,而4至10歲的兒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。